最近网上铺天盖地在吹欧洲 “突破内卷”,说什么 “高福利躺平”“轻松高薪”。作为在欧洲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移民,我只能冷笑:这届网友的滤镜太厚了!
今天就撕开欧洲的华丽外衣,看看这个 “地球之耻” 是如何用先发优势啃老本,把年轻人逼进死胡同的。
一、人均 GDP 五万的 “富二代”,为何活成了啃老族?
欧洲的发达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血债上的。从大航海时代到二战,他们用枪炮抢光了全球资源,如今即便经济停滞,人均 GDP 仍高达四五万美元。
可这堆 “爷爷辈的遗产” 正在被霍霍光 ——2025 年欧盟 GDP 增长率仅 1.1%,欧元区 0.9%,德国经济甚至陷入零增长。
曾经的工业强国,如今只能靠卖奢侈品、倒腾能源苟延残喘,连芯片、新能源这些未来产业都被中美吊打。
最讽刺的是,欧洲人把 “吃老本” 当本事。就说德国,2025 年一季度对美贸易顺差 177 亿欧元,可这背后是汽车产业的 “夕阳红”—— 燃油车顺差 26 亿欧元,电动车却只有 16 亿。
当中国新能源车横扫全球时,欧洲还在靠百年前的技术混日子,这种 “内卷式守旧”,比真正的竞争可怕一万倍。
二、高税收绞杀未来:程序员工资高?那是在给政府打工!
欧洲的 “宽税基” 政策堪称人类文明灾难。以英国为例,个税最高税率 45%,苏格兰 46%,再加上社保、医保,年薪 10 万英镑的程序员,到手只剩 5 万多。
更恶心的是罗马尼亚这种穷国,大学生拼死拼活找份 1000 欧的工作,税后不到 500 欧,连买部小米手机都要犹豫。
这种 “阿猫阿狗都要交 50% 税” 的制度,直接把阶级流动焊死了 —— 底层永远在温饱线挣扎,中产被税收榨干,只有资本家能通过西班牙黄金签证、瑞士离岸账户逃税。
最可笑的是,欧洲人还在幻想 “税收养福利”。看看北欧的公租房,排十几年队是常态,而前苏联却能大规模免费建房,让平民真正安居乐业。
欧洲的 “福利” 不过是用高税收制造的温水煮青蛙,年轻人交着 50% 的税,换来的却是低效官僚的施舍。
三、年轻人的 “快乐陷阱”:表面蹦迪吸粉,实则穷困潦倒
欧洲年轻人的生活,外人看是 “自由奔放”,实则是 “绝望躺平”。德国 Z 世代储蓄率高达 92%,但这不是因为他们有钱,而是房租涨到 3000 欧 / 月,不存钱连房子都租不起。
希腊青年失业率 27.49%,只能靠打零工度日,还得和移民抢那点可怜的福利。更可怕的是,欧洲正在用 “政治正确” 麻醉年轻人 —— 学校教性别平等,却不管教学质量;媒体宣扬多元文化,却掩盖不了经济衰退的真相。
最讽刺的是,欧洲人把 “低欲望” 当美德。当中国年轻人为梦想 996 时,欧洲青年却在 “快乐教育” 中失去竞争力。
以色列创业之父 Yossi Vardi 曾一针见血指出:欧洲人储蓄率 15%,但缺乏冒险精神,创业者凤毛麟角。这种 “躺平即正义” 的文化,正在把欧洲拖向深渊。
四、抱美国大腿的代价:从贸易顺差到能源奴隶
欧洲人总说 “独立自主”,可看看他们对美国的依赖 ——47% 的液化天然气、17% 的石油都来自美国。2025 年美欧贸易战爆发,欧盟虽然对美顺差 1982 亿欧元,却在能源、芯片等关键领域被掐脖子。
更可笑的是,欧洲一边被美国薅羊毛,一边还得配合美国搞 “价值观外交”,这种 “跪着赚钱” 的姿态,比经济停滞更丢人。
最可悲的是,欧洲人还在自我催眠。当美国对欧盟钢铝加征 25% 关税时,欧盟只能象征性反击,连反制措施都要分阶段实施。
这种 “雷声大雨点小” 的博弈,暴露了欧洲的虚弱 —— 离开了美国的军事保护、金融支持,他们连贸易战都打不起。
结语:欧洲的教训告诉我们:内卷不是病,躺平才要命!
欧洲的今天,就是 “温水煮青蛙” 的活教材。他们用高税收、伪福利制造虚假的安全感,却在科技革命中错失先机;用政治正确麻醉年轻人,却让整个社会失去竞争力。当中国年轻人在新能源、AI 等领域开疆拓土时,欧洲还在为该不该涨养老金吵得不可开交。
记住:真正的突破内卷,不是靠祖宗遗产混日子,而是敢于打破旧秩序、创造新未来。那些鼓吹 “欧洲模式” 的人,要么是没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,要么是想把中国拖入陷阱的既得利益者。清醒点吧,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,唯有奋斗,才能跳出内卷的轮回!
吉牛网配资,如何做股票杠杆,实盘配资最优秀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